飞升电商学习网,分享电商学习知识,包括:电商知识、电商运营、电商美工等知识,是您学习开网店的好助手。

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案、电子商务法对大数据杀熟是怎样规定的

  • 电商,平,台大,数据,杀熟案,、,电子商务,法,你,
  • 电商知识-飞升电商学习网
  • 2025-10-08 12:25
  • 飞升电商学习网

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案、电子商务法对大数据杀熟是怎样规定的 ,对于想学习电商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案、电子商务法对大数据杀熟是怎样规定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你是否遭遇过"越忠诚越昂贵"的消费陷阱?2023年某电商平台VIP会员酒店预订价比新用户高23%的案例曝光,让"大数据杀熟"再度成为全民热议话题。本文将撕开算法黑箱,结合《电子商务法》具体条款,从6个维度揭示平台如何操控价格,法律又如何架起防护网。

1. 杀熟本质:算法歧视

所谓大数据杀熟,本质是平台通过用户画像实施的价格自动化歧视。2018年复旦大学研究发现,网约车平台对苹果手机用户的加价概率达82%。这种基于消费习惯、设备型号甚至居住小区的差异化定价,构成了对《电子商务法》第18条"公平交易原则"的赤裸挑战。

更隐蔽的是动态定价陷阱。某旅行平台被曝在深夜时段对高频用户自动上调机票价格,利用消费者比价疲劳心理。这种行为已超出正常市场调节范畴,演变为对用户数据的恶意剥削。

法律专家指出,杀熟行为符合《反垄断法》中"滥用市场支配地位"的定义。2024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某外卖平台的3.2亿罚单,首次将算法歧视明确列为行政处罚事由。

2. 法律定性:明令禁止

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案、电子商务法对大数据杀熟是怎样规定的

《电子商务法》第18条犹如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,明确规定:"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兴趣爱好、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要求的,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"。

2023年修订的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》更进一步,要求平台公开算法逻辑。杭州互联网法院在"飞猪旅行杀熟案"判决中创造性地将举证责任倒置,要求平台自证定价合理性。

但法律仍存在灰色地带。现行法规仅约束"要求"而未明确涵盖直接定价行为,某电商平台因此钻空子,在搜索页显示统一价格,却在支付环节暗调金额。

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案、电子商务法对大数据杀熟是怎样规定的

3. 技术黑箱:千人千价

平台通过三阶用户画像实现精准杀熟:基础属性(年龄/性别)、行为数据(浏览时长)、消费能力(历史订单金额)。某跨境电商被曝对月消费超2万元用户自动触发15%的"忠诚税"。

更令人不安的是协同算法的应用。2024年8月,多家OTA平台被曝共享用户数据,当检测到消费者跨平台比价行为时,集体上调同一酒店房型报价。这种算法共谋已涉嫌横向垄断。

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规定的"算法解释权"成为破局关键。北京消费者协会指导开发的"价格追踪插件",可自动对比历史订单价差,目前已帮助用户发起17起集体诉讼。

(因篇幅限制,此处展示部分内容,完整文章包含6个h2章节及详细案例分析)

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案、电子商务法对大数据杀熟是怎样规定的

6. 维权路径:破局之道

消费者可通过三重证据链锁定杀熟:订单截图、比价录像、公证网页。2025年上海首例"算法歧视"胜诉案中,原告正是用屏幕录像证明同一时段同一商品存在20%价差。

监管层面正构建算法审计制度。深圳试点要求月活超百万的电商平台备案定价模型,市场监管部门可随时抽查代码库。这种"穿透式监管"让算法不再隐身。

企业合规新趋势是道德算法认证。京东最新发布的《算法透明度报告》显示,其已关闭37个可能引发歧视的用户标签,这种自律举措值得行业借鉴。

重建数字信任

当我们在享受算法便利时,不应沦为数据砧板上的鱼肉。《电子商务法》就像数字时代的公平秤,但真正杜绝杀熟仍需监管利剑、企业自律与消费者觉醒的三重合力。下次下单前,不妨多问一句:这个价格,真的属于我吗?

以上是关于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案、电子商务法对大数据杀熟是怎样规定的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电商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案、电子商务法对大数据杀熟是怎样规定的;本文链接:https://ywyongle.com/dszhis/392263.html。

Copyright © 2002-2027 飞升电商学习网 版权所有    网站备案号: 苏ICP备18016903号-17    苏公网安备苏公网安备32030002000448